召陵區(qū)天橋街街道漓江路社區(qū)活動室的展示柜中擺滿了各式各樣的編織作品和書畫衍生作品,包括小魚胸針、小花發(fā)卡、團扇、書簽、國畫掛歷等,琳瑯滿目。這些精美的作品有一個統(tǒng)一的名字——“漓江禮物”。“‘漓江禮物’代表著大家的熱情和愛心。”12月24日,說起“漓江禮物”的意義,漓江路社區(qū)黨委書記、居委會主任靳會杰表示,“我們希望通過‘漓江禮物’把愛心傳遞下去。”
為了豐富居民生活,2023年11月,漓江路社區(qū)成立了五星手工坊,把喜歡編織的居民聚集在一起編織作品。時間久了,大家編織出不少創(chuàng)意作品,擺放在社區(qū)活動室的各個角落。
開滿粉色花朵的桃樹盆景、插滿各類花卉的花瓶等編織作品,將漓江路社區(qū)活動室點綴得溫馨美麗。“這些作品擺放出來以后,吸引了許多人。他們都夸編織得好。”五星手工坊成員告訴記者,看到有人喜歡他們的作品,他們感到特別開心,常將一些作品當作禮物送人。
和編織品一樣受歡迎的,還有漓江路社區(qū)書畫班師生們的作品。
看到大家的作品如此受歡迎,2024年5月,靳會杰和五星手工坊、社區(qū)書畫班的成員們決定,將這些作品命名為“漓江禮物”,贈送給喜歡的居民和前來參觀的外地朋友。
目前,“漓江禮物”共有26種,包括扇子、擺件、胸針、書簽、掛歷、頭飾、手串等。“以前的很多作品,我們都已經送出去了。”靳會杰告訴記者。
采訪過程中,一些居民看到記者后紛紛圍了過來,分享他們知道的關于“漓江禮物”的故事。
“我曾經得到一把畫著葡萄的扇子,很好看。我都不舍得用。扇子現在擺在玻璃柜中展示。”居民于靜高興地告訴記者。
“前幾天有外地的朋友來社區(qū)參觀,得到了小魚胸針禮物,特別開心,當場就別在了胸前,一直夸好看。”居民王阿姨驕傲地說。
…………
“漓江禮物”還吸引了許多愛心人士。
54歲的陸艷麗以前喜歡打牌,來社區(qū)辦事時看到了花卉編織作品,十分喜歡。社區(qū)工作人員就送給她一個?;丶液?,陸艷麗越看越喜歡,并因此喜歡上了編織。她自己上網學習編織技法,并進入了五星手工坊。
陸艷麗成為五星手工坊成員后,義務為轄區(qū)老人、殘疾人編織保暖物品,還購買了理發(fā)工具,學習了理發(fā)技能,為居民免費理發(fā)。和陸艷麗一樣,劉桂梅也是被“漓江禮物”吸引后,加入了社區(qū)的其他團體,經常向特殊群體贈送她自己編織的帽子、圍巾等。
“‘漓江禮物’既豐富了社區(qū)居民的生活,又傳遞了居民的愛心。我們希望通過‘漓江禮物’吸引來更多像陸艷麗、劉桂梅一樣的愛心人士加入。”靳會杰說。
“‘漓江禮物’只送不賣。”靳會杰表示,下一步,他們將創(chuàng)作出更多更好的作品,讓“漓江禮物”成為社區(qū)的一張亮麗名片。
責編:翟柯 審核:王輝 終審:王崢